【健康科普】血HCG检测的临床意义

2023-02-14 14:20:46 14012 324 本文来源:四川大家医学检验中心 作者:张春平

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是胎盘滋养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。


血HCG是检测血清中的HCG水平,为早期妊娠、异位妊娠、葡萄胎、不完全流产、精原细胞睾丸癌等与相关疾病的诊断、鉴别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。


640 (1).png

参考值:


男性及未绝经女性,0~5U/L;绝经女性,0~10U/L;


正常妊娠早期的女性,自排卵后第5~6天开始产生HCG,至妊娠8~10周达峰值(15000~200000IU/L),以后迅速下降。


临床意义:


1.诊断早孕:HCG早期增长迅速,测定血及尿中的HCG水平,是较准确的早孕诊断方法。


2.不完全流产可引起HCG浓度升高。


3.葡萄胎、绒毛膜上皮癌、畸胎瘤患者血中HCG浓度明显升高。


640 (2).png

4.精原细胞睾丸癌,血中HCG浓度中度升高。


5.HCG对非小细胞肺癌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。在非精原细胞睾丸癌、胃肠道癌及肝硬化等疾病中,HCG浓度可轻度升高。


6.先兆流产:自然流产、过期流产、胎儿畸形和胎儿宫内发育受限时,血中HCG浓度降低。


7. 宫外孕的早期诊断:异位妊娠时,HCG含量比正常妊娠时明显降低。


8. 滋养叶细胞疾病的诊断、疗效观察:滋养叶细胞疾病时血中HCG浓度显著上升,HCG水平按良性葡萄胎、恶性葡萄胎、绒毛膜上皮癌的顺序递增,HCG值与病情基本平行,动态监测可反映癌细胞生长、退化的动态过程。治疗后,HCG水平可下降或转阴,若转阴后又出现升高者,则应考虑复发或转移的可能。


文稿 | 张春平(四川大家医学检验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