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,凉秋已经袭来,炎热的北京在经历了炙热的夏季后终于迎来了降雨,气温也开始下降,但是现在还是初秋,早晚的温差有点大,我们要注意保暖,严防感冒。
虽然我们可以在身体上保暖,预防感冒,但是我们的器官却无法预防,这时就容易发生感冒发烧等疾病。不及时治疗的话就容易引发身体的一些症状,从而使我们的免疫力下降,可能会引发炎症。
甲状腺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,但是不注意的话也会发生感冒的。
为什么会说甲状腺“感冒”呢?
其实这是甲状腺出现炎症的表现。医学上称这种感冒为亚急性甲状腺炎,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,病毒感染后1—3周发病,伴有甲状腺疼痛、肿大且质硬,本病病程长短不一,从数星期至半年以上,一般约为2—3个月,有些症状不是很典型,诊断治疗上有时候容易忽视。因此,当有上诉相关病史时,一定要到医院接受相应专科治疗。
为什么会甲状腺“感冒”?
亚甲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炎症,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有关,通俗地说,就是甲状腺感冒了。病人血液中可查出多种病毒抗体,如科萨奇病毒抗体、流感病毒抗体、腮腺炎病毒抗体等,多发于30岁~50岁的中年女性。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,在夏秋季肠道病毒发病高峰期较多。但这种“感冒”不会传染,周围人没必要恐慌。
典型亚甲炎的前驱症状表现为肌肉疼痛、疲倦、发热恶寒和咽痛,症状与感冒类似,起病较急,之后进展为甲状腺处出现硬块,脖子肿胀及疼痛,并向额下、耳后、颈部放射,吞咽或转头时疼痛加重。病人常常在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脖子比平时饱满,用手按压脖子会有明显的疼痛。
由于甲状腺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,导致进入血液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,有些患者于病情的早期也会表现出甲亢症状,如手抖、多汗、心慌、精神紧张、呼吸困难等。随着病情进展,当甲状腺腺泡内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破坏而发生耗竭,致血清甲状腺激素减低,临床上也可转变为甲减表现,出现疲乏、发音低沉、怕冷浮肿、耳鸣、听力减退、恶心呕吐,大多数女性患者伴有月经异常、经量稀少等。由于亚甲炎主要症状集中在颈部,与感冒、咽喉炎的表现较为相似,早期容易误诊。
北京北城甲状腺医院提醒:患了亚甲炎不要怕,这是可控制的。由于亚甲炎可以自愈,因此,症状较轻、能耐受的患者,可以不做治疗,静养观察即可。一般来说,大概持续一个月,之后机体会恢复正常状态。症状较严重者,也可以对症治疗和针对甲状腺功能的异常进行治疗,